作者:ITValue 周應|編輯 / 日期:2011-03-14
ITValue點評:
近在眼前的第五次電信業重組,重點平衡方向在于三網融合和寬帶戰略的有效實施,對于在市場化進程中相對薄弱的廣電業,進行資源的有意傾斜也就不足為奇了。歷次電信業改革和重組的初衷都是為了扶持薄弱業務和弱勢地位企業的強勢崛起,目的是形成有效競爭,至于結果就另當別論了。
最近關于第五次電信業重組的消息不脛而走,所謂“拆分中國移動分別合并給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分別是南移動+聯通=新新聯通;北移動+電信=新電信;鐵通+廣電=新廣電網絡通信”。真偽難辨。先是工信部出來辟謠,接著中國社會科學院信息化研究中心于23日舉辦了“寬帶鴻溝與第五次電信改革”研討會,提出“第五次電信改革”方案,核心是將電信、聯通的數據中心業務分拆出來整體打包并入廣電,與中國有線電視網絡公司合并,再加上廣電的視頻內容業務,共同組建國家廣播電視網絡集團公司,令關心電信業未來發展走向的人們大跌眼鏡。無論是從市場分割,業務層面,技術角度,網絡共享,運營模式,管理水平,人們對電信業和廣電業的融合與重組都莫衷一是,各抒己見。
其實透過前四次電信業改革重組的背景,我們可以清晰看到重組的實質和不可逆轉性,無論贊成與反對,都是對電信業龐大的網絡與承載資源的可持續發展的關心,也是從不同角度和眼光來表達的局部想法。如果我們把電信業重組納入國家戰略和意志的宏觀高度看待,歸類于國民經濟領域的行業調整和利潤增長點的再確定,就會發現行業的發展和重組的利弊,都是順應國家規劃的一個步驟。這個步驟首先考慮的是國家利益而不是行業利益,或者是政治需要而不是市場想法,所以屢次的電信業重組,電信運營商也屢屢表達了不同的意見,但最后還是要服從大局的需要而進行成功或者不成功的重組,這其中牽涉的各方利益不是簡單的幾個數據和理由能夠一概而過的。至于誰代表國家利益,也是與社會各個方面有千絲萬縷的關聯的表述。電信運營商本身是實現國家利益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只能是一部分而不是全部,所以重不重組,怎么重組,電信運營商的主導權時有時無。同樣廣電業也面臨著首次被重組的不可選擇和必然性,并且在強大的電信業面前多少有些自卑和無奈,只能尋求和依靠政策上的扶持,這也是廣電業自身實力和市場地位無法回避的現實。
或要進行的第五次電信業重組,將完全有別于前四次的電信業重組。前四次的電信業重組,都是在電信業行業內進行的以通信網絡資源為主的不同區域和業務范圍方式的劃分,同屬于電信業的不同名稱的企業,相同的業務背景和市場共同點,使得重組相對的便于操作和分割,所造成的后遺癥也很快化解,對市場的震動效應比較短暫,對用戶使用電信產品的感受基本沒有受到影響。要進行第五次電信業重組,也就是擴大重組的行業,納入了廣電業,實施和操作起來肯定會一波三折,由于方案的確定重組的核心點不同,電信業和廣電業爭取的主導權不同,跨行業的組合資源不同,從業人員的服務意識不同,所帶來的重組難度會變得非常辣手,但無論怎么爭論和拖延,只要是符合國家高度的戰略發展,一切都會在公與不公的爭論中落下重組的帷幕,并且最后一錘定音還將延續大膽試,不爭論的思維模式。電信業或廣電業的最后博弈就是服從國家利益的調整,輸贏都在一個盤子里。
回顧前四次電信業的改革和重組,我們透過復雜的企業利益紛爭表象,應該看到最核心的本質部分,可以用平衡來解釋貌似市場行為的電信業重組。1994年成立的中國聯通與強大的郵電部相比是杯水車薪,但所帶來電信業的改革意義的深刻性和里程碑作用不容忽視。中國聯通的成立宣告了中國通信業一家壟斷局面的結束,也是國家意志為了平衡通信業缺乏市場競爭失衡的明智之舉。1999年進行的從中國電信剝離移動業務,成立了中國移動,也是嘗試從業務分割上進行的電信改革,其本質意義是對移動業務進行專業化公司的運營,以平衡固網業務與移動業務發展的失衡。中國聯通的成立和中國移動的剝離,實質上并不是電信業的重組,只能是兩次有重大意義的改革,沒有進行資源性的重復調配與合并。實際上電信業的真正重組開始于2001年,中國電信的固網資源被分拆為二,形成了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網通,中國聯通,中國衛通,中國鐵通等六家電信運營商的競爭局面。到2008年第四次重組,以平衡移動業務發展為重組重點的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組成了電信業的三駕馬車。而近在眼前的第五次電信業重組,重點平衡方向在于三網融合和寬帶戰略的有效實施,對于在市場化進程中相對薄弱的廣電業,進行資源的有意傾斜也就不足為奇了。歷次電信業改革和重組的初衷都是為了扶持薄弱業務和弱勢地位企業的強勢崛起,目的是形成有效競爭,至于結果就另當別論了。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五次電信業重組肯定不是空穴來風,早晚都要成為事實,至于重組下帶來的各方利益和各種矛盾,在國家利益需要的表述下,都會變得毫無意義,多少有些螞蟻撼樹的味道。歷次電信業的重組也有一個可笑的規律可尋,先是社會謠傳,然后官方辟謠,過一段時間就按謠傳的變為現實了,基本框架八九不離十,因為這些謠傳都是決定重組和制定重組政策的智囊們非官方探討的,怎么好自己扇自己的嘴巴。關聯重組的相關企業人員對重組是最為敏感的群體之一,但往往也是最逆來順受的被重組者,沒有表達權利和話語權,任何的粉飾都是對這些群體麻木的安慰,沒有什么能夠補償他們在重組中失去的青春和機會,也沒有任何的道歉和不安,這是這個制度的殘酷和無情。電信業最大的危險在于,以為有了經濟基礎和市場地位,就遠離于政治的視野,其實沒有這樣的國情,電信業如今的體制不會走得太遠,不是缺乏技術革新者和管理創新者,而是不能不拘一格降人才,完全按照計劃體制的范圍來選拔一些唯唯諾諾者,不善發揮不同的頭腦想法,所以都是壟斷和機制的混合體,重組也是改頭換腦的必然。
重組,或者不重組,電信業在那里,金身不壞;3G,或者4G,三網融合是趨勢,勢不可擋;你算,或者不算,云計算不糊涂,再算多余;廣電,或者電信;行業就在那里,殊途同歸;你聯,或者不聯,物聯網已相聯,由不得你;你得,或者失去,一江春水東流,好自為之;過去,或者再重來,還是市場依舊,江山不改;珍重,或你死我活,都是過眼云煙,一笑了之;經歷,過程,拭目以待,因為我已證明,郵電,尋呼,聯通,電信,或者未知,還是一往無前!
原文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2fe92b01017ewh.html?tj=1
ITValue會員精彩點評:
是不是又有一大筆爛賬無法攤銷,只好重組?
——何雪峰 廣東祈福集團電腦部經理
胡主席說“不折騰”,看看通信、鐵路、醫療、教育這些行業哪個不是繼續翻江倒海的折騰!電信重組,對老百姓沒有任何的吸引力!
——李衛國 西安真愛服務產業有限公司信息部部長
第四次還沒折騰明白,又搞第五次。折騰倒是其次,這分分合合的過程中,勞民傷財浪費的是國家資源,與其如此,還不如實實在在把花費下降來得實在。?個人覺得,這屆政府還有兩年任期,按理說不會再折騰這么大的項目了,順順當當干滿這兩年把更多折騰的機會留給下屆政府吧。
——吳以四 ITValue副主編
說實在的,整來整去也沒整明白,前三次也就算了,這第四次算整的啥呀!?再來第五次??好象跟咱也沒多大關系!
——黃山 惠州市中迅化工有限公司信息部部長
政治這個東東不好說,呵呵!
——董宇峰 日東電工(蘇州)有限公司管理部IT課長
4G來了,第五次重組自然無法避免。
當然,還有其他因素。。。。。。
吳主編正解,第五次重組,期待2013。
——高遠 招商局物流集團有限公司信息技術部總經理
每次國家改選換屆,電信都要重組改革。以技術為契機,ZZ為動力,技術的換代發展與利益的平衡分配可能就是電信改革的結果吧。還好,不是電信人。
——牛文甫 廣東JUSCO信息系統和商品管理部經理
1、文中的兩種可能都是不靠譜的
2、文中的兩種可能都是不靠譜的
——阮闖 合生創展集團有限公司集團信息化辦公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