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劉湘明 / 日期:2016-04-18
在目前雙創如火如荼的時候,AlphaGo來的正是時候。
AlphaGo完勝李世石,迅速成為一件科技行業的大事。這不僅是因為一個人工智能的高峰被輕易跨越帶來的震驚;更是因為AlphaGo的出色表現,引發很多對中國創業的反思和調侃——為什么谷歌在研究人工智能,而百度卻在外賣上一擲千金?
去年在《商業價值》舉辦的T-Edge峰會上,正好坐在華人文化產業投資基金董事長黎瑞剛身邊,期間他突然問我:“這個會你有什么遺憾嗎?”我說,最大的遺憾就是中國真正的技術創業公司太少了,大家都在用各種各樣的商業模式忙著解決真實或者虛幻的剛需——故事精彩,定位準確,產品也日臻完美,卻很難看到那種夢想能夠帶來革命性變化、可以去改變世界的創業公司。
固然可以把這個現象簡單歸結于國內浮躁的氛圍,但是大環境的影響同樣不可忽視——類似于人工智能、量子計算、無人駕駛、基因科學、機器人這樣的項目,通常需要長期的基礎研發投入,以及復雜的科技成果轉化,這都需要一個成熟的政策法律環境的支持;同時,因為互聯網以及移動互聯網都是以人為基礎,交流方式絕大部分都是基于電腦或者手機屏幕的交互,中國人口的巨大優勢也讓那些強運營的產品公司更容易成功。
現在,政策和產業環境都開始發生變化,中國的技術創業迎來前所未有的機會。
2016年2月26日,一則新聞被很多人忽略——國務院印發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在《轉化法》中,有這樣幾條特別值得關注:
· 國家鼓勵研究開發機構、高等院校通過轉讓、許可或者作價投資等方式,向企業或者其他組織轉移科技成果。
· 國家設立的研究開發機構、高等院校對其持有的科技成果,可以自主決定轉讓、許可或者作價投資,除涉及國家秘密、國家安全外,不需審批或者備案。
· 國家鼓勵企業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轉化的激勵分配機制,充分利用股權出售、股權獎勵、股票期權、項目收益分紅、崗位分紅等方式激勵科技人員開展科技成果轉化。
· 國家設立的研究開發機構、高等院校轉化科技成果所獲得的收入全部留歸單位,納入單位預算,不上繳國庫。
· 以技術轉讓或者許可方式轉化職務科技成果的,應當從技術轉讓或者許可所取得的凈收入中提取不低于50%的比例用于獎勵。
而最近國家把“軍民融合”上升到國家戰略的高度,更是打開了軍事技術在民間使用的通路——這已被證明是尖端科技迅速實現商用的高效通道,遠到雷達,近到互聯網和GPS,都是軍方技術民用化的成果。
而從產業環境來講,物聯網的迅速發展,也打開了一片巨大的創業創新空間。不同于互聯網人與人主要通過屏幕的交流方式,物聯網的人與物、物與物的交流,更多要基于感知和認知,這已經是人工智能的范疇,沒有技術,就是寸步難行。
回首過往的科技史,在每一個技術的分水嶺上,都會有巨頭掉隊。不同于目前成熟穩定的產業場景,未來的技術變局中,每一個決策都需要對技術本身,以及相關的應用場景都有著極深的判斷和想象力。
從某種意義上講,創業和發展都開始需要不同于以往的生存技能,這將從很大程度上抵消掉BAT這些巨頭的優勢。未來的產業顛覆者,一定會是一家真正的技術公司。(本文為BT傳媒·《商業價值》雜志4月刊卷首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