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Value社區

Docker公司再拿融資,企業級軟件創業的春天才剛開始

作者:吳寧川 / 日期:2016-04-14

進入2016年3月,企業級軟件創業就相繼傳來好消息。先是Docker創業公司數人云宣布了3000萬人民幣的A輪融資,接著就是另一家Docker創業公司DaoCloud宣布千萬美元的A輪融資。

在DaoCloud的A輪融資發布會上,領投方阿里首任 CTO、風和投資董事長吳炯說,Docker在中國將迎來它的春天,企業級軟件未來有更好的發展機會。吳炯強調,投資DaoCloud是因為更看重它幫助企業提升IT效率。

企業級軟件創業迎春天

經緯中國合伙人左凌燁在2015年的時候,曾經喊過“企業級服務投資元年”的話。根據IT桔子與IDG的《2015年中國企業服務創業投資白皮書》,2013年到2015年中國企業服務創業公司在這三年間獲得的總投資金融增加了8倍,從2013年的25億人民幣猛增到2015年的232億人民幣。

在過去的三年間,獲得融資的企業級服務主要分布在人力資源、B2B電商、SaaS服務、信息安全、云服務等相對偏上層的應用。而在2015年底拿到B+輪的云智慧主要業務為APM應用性能管理,這與今年3月拿到A輪的兩家Docker創業公司同屬于企業IT基礎設施層,而且是非常偏B端的技術方向。

云智慧、數人云和DaoCloud的融資都是發生在所謂資本的寒冬。吳炯說,投資人從去年已經變得很謹慎,很多投資人都退一步觀察下一波投資機會在哪里。而DaoCloud從去年12月份開始融資,很快就能拿到A輪,說明投資人正在變得更加理性。

在一個走向理性的VC市場環境中,自然會把目光投向屬于長線投資的企業級軟件創業。

一場正在發生的效率革命

為什么說企業級軟件創業正在迎來自己的春天?這是因為企業級軟件正從高大上的企業“標配”變成真正提高企業生產力和效率的工具,而這背后是一場正在發生的全社會效率革命。

來看幾組數據。根據長江商學院《中國產業經濟2015年度報告》,在調查樣本涉及的2000多家中國工業企業中,72%在2015年的研發投入為零,2014年則為55%。根據央行報告,2014年工業企業新增貸款以每季度30%的速度下降,2015年新增貸款凈額僅為2014年第四季度余額的5%,這意味著我國工業企業從2014年開始已大幅收縮擴張性投資。最后,2015年有71%的《中國產業經濟報告》調查樣本企業的毛利率低于15%。

上述幾組數據說明,處于我國國民經濟主體的工業企業,在過去的兩年中不僅絕大部分企業的毛利率低于15%,而且這些企業大幅消減了擴張性投資以及用于創新的研發投資。這樣的企業運營狀況,還伴隨著我國快速進入老齡化社會、勞動人口大幅下降、勞動力成本不斷攀升,以及整體制造業和工業出現大量產能過剩的宏觀經濟情況。

這也就意味著處于我國國民經濟主體的工業企業,在未來五到十年內,必須走上提高生產力及效率、降低成本、優化運營的道路。在這個前提下,企業級軟件的春天才真正到來了。

Docker是企業軟件的效率革命

企業級軟件在國內已經存在三十多年了。以最早的用友、金蝶等為企業軟件企業代表,中軟、東軟等為外包軟件服務代表,在國外屬于知識密集型的高利潤行業,卻在國內走出了一波勞動力密集型低利潤行情。

為什么呢?以IBM、SAP、Oracle等為代表的企業級軟件設計思路,是以國外規模化的企業用戶為前提。但中國從80年代至今,國內企業一直處于由小到大的“成長”階段,國外已經成型的軟件很難直接套用到國內企業的身上。而學國外企業級軟件的國內公司,只能用大量的人力去不斷開發和滿足快速變化的用戶需求,從而導致效率與利潤雙低的局面。

從前述宏觀經濟和產業經濟的分析可以得知,中國企業現在才進入到企業規模相對穩定的階段。但在這個時候,恰逢整個企業IT技術環境的大變革,這就是云計算、大數據和移動互聯網帶來的沖擊。

本來云計算是2008年經濟危機后發展出來的社會化IT基礎設施,通過計算資源更高程度的共享與資源化,實現整個社會層面高效率的計算資源分配與使用。然而,由于云計算廠商的競爭,卻阻礙了這一進程。

Docker的出現,正順應這樣的一個大趨勢。通過標準化的Docker容器應用程序開發、打包、部署和運維,Docker技術屏蔽了底層IT基礎設施的異構性,可實現“一處開始、處處運行”的效果,大幅減少開發、部署和運維的成本與人員,這無疑是企業軟件的效率革命。

DaoCloud憑什么融千萬美元?

DaoCloud的千萬美元A輪融資,是迄今為止國內容器云領域最大的單筆融資。之前,DaoCloud獲得了來自硅谷的光速安振創投基金數百萬美元的天使輪風險投資。本次A輪由風和投資領投,光速安振跟投。

DaoCloud之所以能夠拿到千萬美元的融資,這與創始團隊出身于傳統企業級軟件公司有很大的關系。DaoCloud的四位聯合創始人來自微軟、EMC、VMware 等企業級 IT 廠商,其中公司CEO陳齊彥曾是 EMC 中國研究院創始人和總架構師,公司總裁喻勇曾在微軟和 VMware等公司負責前沿技術的市場戰略和推廣。

正是出身于傳統企業級軟件公司,DaoCloud選擇的Docker技術路線和實現方法就與傳統企業IT環境有很好的銜接。DaoCloud為開發人員推出了一整套開發、部署和運維工具集:APP應用持續集成流水線DaoShip、開放式容器鏡像倉庫DaoHub和超大規模容器云平臺DaoCloud。其中,DaoShip主要通過類似工廠流水線的方式,自動化生產符合Docker環境的APP應用程序,提供了應用開發和測試的一體化環境;從DaoShip流水線下來的APP軟件(又稱“鏡像”)存儲在DaoHub;DaoCloud則為DaoHub里的APP應用提供獨特的跨云跨網容器集群管理。

可以說DaoCloud的這套企業應用開發、部署和運維一體化平臺,就是以DaoCloud自身需求為藍本。DaoCloud采用了60余種微服務、13種編程框架、8種編程語言、6個數據中心、4種操作系統,這就是當今企業所要面臨的IT系統現狀。在這種復雜的IT系統架構下,要實現邊開發邊運維,顯然需要高度自動化的工具和平臺。

進入2016年3月,DaoCloud進一步發布了應用運營平臺DaoVoice。DaoVoice本質上是一個SaaS服務,它讓開發者通過簡單幾行代碼的嵌入,就能從桌面和移動應用的頁面直接抓取各類用戶數據,讓開發人員可以迅速掌握整個SaaS網站或APP應用的情況,實現用戶參與和驅動的精益開發。

把DaoVoice與DaoCloud容器云平臺集成,運營團隊可以將用戶的反饋與開發需求管理流程對接,完成的開發、交付、運維、運營的高速閉環。在DaoVoice正式推出前,曾低調展開了為期數月的內測,有超過數百家網站及 SaaS 服務商接入DaoVoice運營平臺,得到早期內測用戶的高度認可。

在發布A輪融資的同時,DaoCloud還發布了“公有云+企業集群管理軟件+定制化特大規模云平臺”的三層產品路線圖,對公有云、私有云及行業云等場景,進行了產品的細化與劃分,這方便了后續產品的市場推廣。

目前市場對Docker的接受程度如何了?喻勇說,他們現在不是出去拉客戶,而客戶主動找過來,整個生態完全倒過來了。
“基于Docker的PaaS生態,隨著互聯網業務的爆發,以及開發一體化的形成,將有爆發式的增長。”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