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ITVALUE / 日期:2014-06-12
未來到底軟件公司面對企業客戶會是一個什么樣的角色,在傳統的領域,客戶界面處于比較弱勢的地位,都是廠商比較強勢,比如SAP,但是它的代理商和合作伙伴比較弱勢。在未來云的時代,云的銷售服務商會很強勢,還有一種局面就是云服務的運營商非常強勢,云的服務運營商和銷售平臺有可能是同一個角色。除此之外,價值鏈里頭還有SaaS廠商,專門開發各種云服務的廠商,還有PaaS平臺的運營商,還有傳統的IDC的服務商。
有觀點認為:軟件一直在經歷幾種形態:一開始屬于軟硬一體,以前都是軟件跟硬件;后來到軟硬分離的時代;現在軟件進入第三個時代,軟網一體的時代。軟件的終極形態,我稱之為軟服一體的時代。以前軟件更多的是呈現為一種工具,到目前為止,我們很多的客戶,或者說IT廠商也好,都是把軟件作為一個工具去對待,它最主要的使命是提高效率,提高準確率等。
以SaaS服務的公司為例,其受到小微企業的青睞,為什么呢?云最主要的是提供了一個非常核心的價值,就是說它的快速開通,維護量非常少,開通成本比較低。快速開通非常重要,因為現在很多小微企業IT人員非常不足,如果采用傳統的模式,買一個傳統的軟件過來,自己還得買服務器,還得買數據庫,還得安裝調試,這個過程是非常復雜的。但采用云的方式的話很簡單,開通帳號立馬就能用。這樣一種便捷是小微企業用云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特點。
5月20日,由普元、InfoQ聯合主辦的“PWorld2014軟件架構&平臺創新大會”在北京舉辦。本次大會以“云、移動時代的企業軟件變化與創新”為主題。過去20年,軟件推動用友、金蝶、普元等一批國產軟件企業成長。普元在過去的10年中一直專注在平臺領域,主要服務金融、電信等大型的行業客戶,在平臺方面積累了深厚經驗和能力。值得關注的是,在云計算的時代,軟件公司的轉型才剛剛開始。普元確立了發展策略:深度聯合阿里云,借助公有云較快轉型。
移動改變企業軟件
對于企業級市場而言,無論在哪個行業,更競爭力的業務始終都是CEO關注的焦點。更富競爭力的銀行、更具運營力的電信、更智能的制造、更便民的政務管理……
普元董事長兼CEO劉亞東認為,正如Netscape創始人、硅谷著名投資人Marc Andreessen(馬克·安德森)稱,當今的軟件應用無所不在,并且正在吞噬整個世界——銀行核心運營載體是軟件,電信核心運營載體是軟件……,政府、物流、制造等,眾多行業的核心運營也將更需軟件。軟件是企業DNA,也是企業神經網絡。移動化——正成為企業級軟件變革的動力。
據IDC預測,中國企業移動應用市場已進入快速發展期,2017年這一市場規模將達到46.7億美元。移動應用不會僅僅局限于收發郵件這樣簡單,還將與企業的核心業務緊密集成,實現業務流程的移動化。移動銀行、移動醫療、移動巡查、移動數據采集等與日常業務相關的行業將成為重點,并從移動管理進化為綜合管理,從而幫助企業提高銷量,降低運營成本,強化內外鏈條協同,最終提升企業效益。
但與此同時,移動化——也將以往PC/服務器運行級別的“大應用”前所未有的碎片化。過去“部門級”的“大”軟件(如HR、財務、OA等),往往模塊眾多,功能復雜,以適應部門級的企業團隊協同。 移動互聯作為變革的力量,讓人們工作體驗從長流程變成了短流程,鼠標點擊變成了手指觸屏,線性協作變成了點狀聚合,大軟件系統將成為小軟件“服務”。
個人互聯網正在發生的事會給企業應用以啟示。蘋果深刻地改變著個人消費信息的方式——APP STORE中有多達70多萬個微應用,它們都是在蘋果應用開發平臺中被創造出來的。基于開放平臺的微應用創新——企業應用也將發生類似的變革。
移動互聯驅動企業應用“碎片化”
智能手機、智能穿戴、移動平板、MID、……越來越多的移動終端接入,并與物聯網、云計算聯結成一個巨大無比的人類“智網”,凱文凱利在《失控》中所預言的蜂巢狀的人類社會正在形成。
移動互聯在帶給企業軟件用戶使用便利,個性化體驗、業務急速創新的同時,也將以往客戶端/服務器運行級別的“大應用”前所未有的碎片化。普元CTO焦烈焱認為,“過去的企業軟件多是‘部門級’的‘大’軟件,如HR、財務、OA等等,這些軟件往往模塊眾多,功能復雜,以適應部門級的企業團隊協同工作;但在移動互聯的驅動下,人們工作的流程從長流程變成短流程,鼠標點擊變成手指觸屏,線性協作變成點狀聚合,大軟件系統不得不適應而被拆解為更小功能服務的小軟件服務。智能移動設備推動軟件碎片化,讓工作無時無處都可以被處理,而越來越多的碎片化的需求又進一步反身強化更多智能設備的推廣使用。未來,企業用戶將被更強大的移動互聯力量夾裹著,進入碎片化應用時代。”
“碎片化”帶來新趨勢 “大平臺”+“微應用”
移動互聯對企業應用的沖擊使得企業CIO不得不重新審視自身的IT戰略規劃了。從企業應用架構的全局出發,而非僅僅是“部門”應用,全面優先企業移動戰略,正成為CIO的共識。
碎片化應用這枚硬幣的背面是“云”。云將基礎計算能力不斷封包,IT將真正變成水電一樣的人們工作生活的基礎設施。這些基礎計算能力在企業應用架構中,將不斷被“后置”到大平臺中。大平臺重點解決應用間的標準統一、差異屏蔽、組件復用,同時也不得不考慮移動設備的適配性、統一認證、授權給第三方的開放能力……等等,從而實現可持續的軟件應用運營與創新支撐。
平臺化的本質是一個產業成熟到一定階段后,人們用來簡化復雜生產,實現規模化定制的一種方法,例如汽車制造業中的福特生產平臺、玩具中的樂高積木平臺、服裝業的ZARA生產平臺等。企業應用架構的平臺化早就發生,但在云、移動互聯技術的推動下,這個平臺將變得更大。
普元CTO焦烈焱表示,“只有更‘大’的平臺,才能支撐更‘小’的微應用。大平臺將復雜封包,對外暴露簡單的標準與公共接口,從而催生出無窮的微應用創新——它們基于服務形態,連接于流程,包含有數據。大平臺與微應用將讓企業應用架構煥發新生。”(文/張宇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