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ITVALUE / 日期:2014-05-23
2014年5月20日-23日,由中國電子學會主辦,中國云計算技術與產業聯盟、中國電子學會云計算專家委員會、中國大數據專家委員會承辦,CSDN、ZDNet至頂網以及ITValue協辦的“第六屆中國云計算大會”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隆重舉行。
亞馬遜、微軟、浪潮、阿里巴巴、百度、京東商城、騰訊、思科及Facebook等企業依次亮相。以下為ITValue記者在現場帶來報道。
1、在題為“亞馬遜AWS云服務推動創新”的演講中,亞馬遜網絡服務全球市場副總裁Ariel Kelman表示,AWS平臺的寬度和深度,快速迭代和更多的折扣能夠幫助更多企業獲得自動、彈性、簡單易用的云服務。比如,通過使用AWS,小米在海外蘋果商店減少50%的成本,360在海外市場減少了30%的成本。
AWS最早的云服務S3發布于2006年3月14日,中國區有一個用戶在06年就注冊使用,當年這個用戶在哪里?AWS在找你,邀請去參加las vegas AWS用戶技術大會哦!
2、中國電子學會云計算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大數據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微軟公司全球資深副總裁、微軟亞太研發集團主席張亞勤認為機器學習是大數據的靈魂,“互聯網物理化”則是深度應用——將互聯網技術、商業模式、思維方式應用到物理世界和現實生活,以改變物理世界和人類生活。
3、浪潮集團云計算技術總監張東首先簡單介紹了當下大數據技術的應用情況,隨后張東立足應用挑戰和價值體現分享了行業大數據的幾個特點,并詳細分析了數據處理周期中各個環節所遭遇的挑戰,比如數據來源復雜、不同數據的混合存儲、業務知識難以轉化為計算機知識等,分享了浪潮的實踐經驗。
4、“云棲小鎮,云計算的生態”,是阿里巴巴集團首席技術官王堅的演講主題。在他看來:正如電冰箱、洗衣機、電視之于電力一樣,云計算同樣需要自己的“電冰箱、洗衣機、電視”。于是,有了致力于做一個中國云計算真正意義上的生態的“云棲小鎮”。未來,王堅認為,是云計算+數據的時代。
5、百度技術委員會理事長陳尚義首先回顧了大數據的發展史:2011年4V界定—2012年政府立項—2013年行業間交流合作—2014傳統行業紛至,大數據的流行可想而知。然而,當下卻面臨著太多的挑戰:數據孤島、數據積累、技術瓶頸等等。最后,他結合百度的實踐,對數據存儲、計算、呈現進行了分享。
6、騰訊云總經理陳磊的演講題為“云端連接未來”。騰訊一直追求連接,但連接已經發生非常大的變化。如技術上的Li-Fi、量子通訊、手機近場通訊,連接對象和商業模式也都在改變。為此,騰訊云提供了微信云的服務,為300萬微信公眾賬號提供服務;提供了騰訊開放平臺,幫助創業者高發展。
7、臺灣云端運算產業協會副理事長王瑋認為,大數據的4個V應該是Volume、Velocity、Variety和Veracity(可信度)。隨后,王瑋詳細介紹了臺灣“云計算、大數據、開放數據三箭齊發”的策略。演講期間,他還介紹了大數據在旅游、智慧城市、制造業等領域的應用。
8、英特爾亞太研發有限公司總經理、軟件與服務事業部中國區總經理何京翔帶來演講“為云計算和大數據重塑數據中心”。何京翔認為數據中心已迎來轉折點,英特爾提出SDI的概念,幾分鐘即可提供全新服務。大數據方面,英特爾與Cloudera強強聯手,力爭為Hadoop提供最佳硬件平臺。
9、京東商城技術副總裁何剛介紹了“云計算在京東的應用實踐”。京東正在形成電商業務、互聯網金融、智能物流、技術服務的業務布局,京東選擇的云計算道路是:建立中國最大的電商云生態,用云技術和云模式,幫助企業實現商務電子化。云計算更大的價值在于其驅動了更多的新業務模式。
10、思科大中華區副總裁殷康的演講主題是“云計算已進入Intercloud時代”。在他看來,兩個驅動輪的發展和相互影響:其中一個是云計算,包含霧計算、多云、混合云在內,最終結果是Intercloud;另一個是網絡,軟件定義網絡(SDN),可編程網絡,一切皆網絡。(文/張宇婷 部分信息整理自csdn微博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