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Value社區

傳感器+數據處理技術推動智慧農業

作者:ITValue / 日期:2014-01-18

在黑龍江地區,農民們將精準導航儀裝在農業機械上,使拖拉機一直保持直線行駛,從而精確的完成施肥、播種、澆水等各種農業工作。精準導航的工作原理是,通過農機上的傳感器每秒采集一次農機運動軌跡的精準數據,同時將這些數據傳輸到控制器,控制器根據農機上的導航光靶和方向傳感器發送過來的數據,就能知道農機精確的運動狀態。

在這樣的技術條件下,農民可以讓農機一天24小時日夜種植農作物,在提高土地、肥料、農藥的利用率的同時,還能在收獲時減少收獲損失。由于保持精確的行距,每一顆種子都在地里整齊均勻地分布,每一顆苗都能夠得到很好的光照,并充分吸收肥料的營養。

與蘋果、Goodle等科技公司一同被評為“2013年美國增長最快的25家科技企業”的天寶公司,就是這樣一家將GPS等廣泛的定位技術與信息化軟件、數據處理技術相結合,改變傳統農業的科技公司。

成立于1978年的天寶公司在2013年營業額已經達到23億美元,其業務不僅限于農業,而是跨越不同領域,涵蓋大型工程施工產品、建筑工程施工產品、測量/空間地理信息和交通物流。

2013年底,天寶公司總裁兼CEO柏士文在北京分享了天寶公司用科技推動傳統產業變革的故事,以下是演講實錄。

柏士文:
天寶公司的理念就是用科技使工作流程變得更簡單、更容易。我們相信“科技可以使工作流程發生一些變化。現在天寶公司的業務范圍已經涵蓋了許多領域,比如工程建筑、農業等等。在傳統的工作方式中,很多工作最后都是在辦公室、內業完成的。而借助于天寶的新技術,工作人員在工作現場就可以完成大部分工作。

現在我們所知道的數據采集方式,是由專業的團隊從外收集的。而借助于我們的技術,很多普通人可以通過使用多樣的工具獲取這些數據。現在很多數據、技術,都是有專利保護,只有一些特殊的人、團體才能獲得。然而,借助新技術,現在這些只有某些團體可以獲得的數據,普通人也可以得到。

再舉一個例子,在工程建筑領域,可以做決定的通常是承包商等在現場的人員,因為他們是獲得第一手數據的人。而借助于新技術的幫助,工程建筑項目的業主將可以更簡便、更直接地做出選擇,因為他們在辦公室里就可以獲得許多來自現場的數據,幫助他們做出決策。

1999年天寶創造了GPS, 1999年之后天寶創造了更多的技術和傳感器應用。2000年無線傳輸技術開始應用,天寶的無線傳輸技術開始應用到整個科技領域當中,使技術更加完美地無線連接和整合。隨著這些技術的發展,我們可以通過不同的手段獲取越來越多的數據,怎樣才能更好的處理這些海量的數據,進行更好的分析?于是我們又逐步發展了建模技術。隨著無線連接的技術的產生,我們發展了數據分析、數據建模的技術,我們試著去回答一個問題,就是怎么才能幫助客戶更好地將這些技術應用到他們的工作之中。為解決這些問題,天寶對更多技術進行分析、整合。于是到今天,天寶公司直接為用戶提供的是分析后的可應用的數據。

在過去的五年到十年當中,天寶一直在不同領域有所發展,在許多不同領域甚至實現了技術的變革。

第一,應用于外業的傳感器采集數據工具。我們不斷地提高、發展和創新,使所有用戶可以通過不同的應用收取更多的數據。

第二,處理能力。數據量的增大實際上增強了天寶新技術的數據處理能力,正是因為這些強大的數據處理能力,我們得以更加接近真實的用戶,更加接近于實際的應用。

第三,海量數據的存儲能力。如今天寶新技術海量存儲的能力已經遠遠超出了歷史上所能達到的容量,這也成為了幫助整個科技進步的主要力量。

在過去的十年當中天寶科技的聯通性、連接性也得到了大大的提高,也就是說通過互聯網和不同應用的連接,天寶的新科技可以應用到實際的生活和行業當中。可以使更多的人接觸到我們的科技。上面提到的這些強大的數據儲存、處理能力使我們可以將最后的結果可視化地展現,對數據進行優化,使用戶能更直接地看到所有數據和科技帶來的效果。

未來我們會把更多的傳感器在一個平臺上進行集成,幫助用戶通過傳感器獲得更多的數據。通過這個平臺,決策者能夠及時得到數據,并迅速做出分析和反饋。如今很多公司都在使用云數據和大數據,天寶公司擁有同樣的能力。

最后一個是天寶獨有的技術,3D處理能力。在很多的應用領域,比如當今的工程建筑領域,需要更多的3D模型、進行更多的3D處理。天寶公司在今后將給大家提供更多更可靠、直觀的3D模型。

在20世紀初,測量員主要使用基于手動、機械化的工具進行測量。1980年基于計算器、計算機工具的出現,使我們可以在現場獲取更多的數據。從1990年起,我們開始對我們的外業設備、工具進行智能化改造。到2000年左右,由于科技的進步和新技術的采用,很多決定都可以在外業進行,外業的數據可以直接提供給決策者。今天,我們擁有更多的科技解決方案提供給廣大用戶,比如說航測解決方案,以及一些雷達和激光的解決方案,這些技術都能使最后的結果數字化展現。

在未來的五到十年,我們將持續把技術應用到整個農業生產周期當中,從種植、收獲到土地維護管理整個農業周期都可以智能化。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