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Value社區

光大永明人壽:握住數據管理的生命線

作者:丁婭琳 / 日期:2013-12-05

大數據時代,在各個行業,數據都已經成為了寶貴的企業資產。抓住數據就抓住了未來的商業價值。握住寶貴的數據管理的生命線,首先要達到以下要求:安全性和高可用性,將來做復用的時候,能夠在最短的時間把數據調出來,用以做復制、遷移等處理。保證數據的安全性和高可用性,無論在過去、現在還是將來,都是一個永恒不變的主題。在這個前提下,再進行數據分析,用數據分析來預測和指導商業活動。不同的企業有不同的策略和方向。就這個話題,ITValue在北京采訪了光大永明人壽保險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光大永明人壽”)信息技術部總經理施洪琦。

光大永明人壽保險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4月22日,由逾百年海外壽險經驗的加拿大永明金融集團與實力雄厚的中國光大集團攜手組建,總部設在天津,是中國北方第一家合資壽險公司。2009年7月,光大集團與永明金融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對光大永明人壽進行戰略重組和市場重新定位,引入了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和鞍山鋼鐵工業集團兩家特大型國有企業股東,成功轉型為光大集團控股的中資壽險企業。同時,股改轉制后,公司的注冊資本金從12億元已經增加至目前的42億元,位列國內壽險公司前列。

目前光大永明人壽擁有19家省級分公司,近130家分支機構,業務渠道包括綜合金融、團險、電銷、網銷等。隨著公司業務的快速發展,對信息系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實施的比較重要的措施便是對公司的核心業務系統進行改造,對原來的系統進行優化和提升,使其更加符合公司新的戰略發展。同時,以核心系統為主,對相關的外圍系統也要做優化提升。

Q:光大永明人壽在數據管理的戰略是怎樣的?如何去實現它?
A:在數據管理方面,光大永明人壽現在有20多個大大小小的系統,以往所面臨的最大挑戰是數據比較分散。當然,核心業務改造也是要解決這方面的問題,把相關的系統進行整合,使有些分散的系統整合為一個完整的大系統,實現系統的集中整合和統一管理。因此,在數據管理這方面,我們面臨的挑戰是如何能夠在系統比較繁多、人員和整個管理比較分散的情況下,將其進行規范的管理,使之能夠更加高效、更加集中、更加統一化。
我們使用了CommVault的一體化平臺對系統進行了整體的整合和提升,改善了過去存在的諸如數據比較分散、備份工具軟件種類繁多、不同的系統使用不同的軟件進行備份等情況。在以往的情況下,數據管理將造成大量的人工操作,也無法保持一致,同時由于工具不同,各種備份方案、策略、標準也相對不同。
現在實施統一管理以后,我們用一體化平臺來解決過去的很多問題。這是最近做完這個項目解決的問題,直接達到的效果就是管理質量的提升,例如備份成功率從80%多提高到99.9%,基本上接近100%;實施統一管理以后,整體人工操作的勞動強度下降了,操作規范上升了,使得后期的管理和利用都很方便,數據恢復、數據的再加工利用都能夠跟得上業務的需求。這是我們近階段在數據管理方面取得的成就。
長遠來說,將來可以在實現數據統一管理的基礎上,把數據分為不同的類型、結構,采用不同的策略,使這些數據更好地用較低的收入,實現較靈活的管理,針對數據生命周期、結構、業務需求等性質的不同,再把它細化,制定不同的策略。

Q:光大永明人壽這次數據管理上的提升,對業務部門的推進是怎樣的?
A: 首先是IT服務能力提升了,以前個別系統數據備份的時間、恢復的時間及周期都比較長,業務部門有些數據需要做了備份以后才可以做查詢、統計、使用,如果數據備份恢復的時間過長,將會影響到業務的順利進行,假如業務部門在夜間進行了數據備份,而第二天早上上班還沒有完成,這無疑會影響數據的使用。但現在不會出現這方面的問題了。另外,尤其是對數據的保護方面成功率也提高了,雖然原來有的成功率達到80%,但是畢竟會存在20%的風險,一旦業務部門需要調取歷史數據,而數據恰好處于20%的風險中,顯然會因為我們造成業務部門的不便。如今將這20%的風險進行彌補,基本上就不會出現數據恢復不成功或者調取歷史數據無法查找的情況。這將是業務部門最直接的一個感受,也是我們IT部門想要達到的效果,讓業務部門都能放心,無需擔心數據的安全性問題。


Q:現在面臨互聯網金融的來襲,光大永明人壽怎么看待?
A:現在都在談論金融互聯網、互聯網金融,從光大永明人壽的角度來講,我們也在考慮怎樣充分利用互聯網這個有效的工具去做一些大數據的應用,客戶群很關鍵。如果公司的客戶群定位比較精準,可能分析出來的應用場景就會非常有效;如果是在有些傳統客戶群上實施,可能就不會有那么好的作用。所以,光大永明人壽目前是在網銷渠道、電銷渠道領域做了不少嘗試,目前在網絡銷售渠道上效果還不錯。我們一邊做銷售,也一邊在后臺做一些客戶數據的分析,包括客戶的購買保險的消費傾向和在網上的購買行為分析,我們也在嘗試做大數據方面的基礎性探索和工作。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