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Value社區

精益IT(上)--豐田TPS理論,方法和實踐

作者:豐田汽車(中國)投資公司系統部經銷店系統室室長 賈立峰 / 日期:2013-09-02

Gartner首席信息官執行計劃對全球CIO所進行的最新調查結果顯示,2002年網絡泡沫破滅后,CIO的IT預算已經由持平轉為負值。預計2013年CIO的IT預算將繼續下降,全球加權平均跌幅為0.5%。

但隨著大數據,云計算、移動終端、虛擬化等新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企業如果想在競爭中取得先機,又必須增強公司的數據處理能力,增大企業IT投入。公司IT建設由此進入一個略顯混亂、又極為復雜的局面:在復雜經濟條件下,為確保利潤,公司只能為IT投入有限的資金;另一方面卻是企業越來越旺盛的IT投入需求。

企業應當如何進行IT的合理高效決策?是首要考慮成本、風險、流程,還是更應考慮企業的技術、安全、效率需求?

精益IT便是為了解決這些問題,而誕生的一種管理思想和方法。其核心在于,規避眾多IT方法論的獨立性,始終將IT建設作為一個有機的整體來考慮,通過高度的綜合管理方法,實現理想IT。

何為精益IT

經過多年的發展,IT業界已經存在大量方法論。比如,在IT戰略規劃階段,有BSP、CSF等方法論;在IT實施階段,有PMP、Prince2等IT項目管理理論,TOGAF、SOA架構設計理論,面向對象/過程開發模式的革新等等;在IT運維和治理方面,存在ITIL等知識體系,用戶管理方面則有各種質量管理理論等。但IT建設是一個極為系統化的工程,不但與業務緊密相關,同時自身具有流程化(從戰略到落地實施)和層次化(基礎架構-中間層-系統應用)的特點。

上述方法論的優勢都局限在IT建設的某個階段,缺少通盤考慮的指導思想。這種缺陷有時會導致嚴重的脫節現象,比如分析全面但無法落實的IT戰略,設計完美但無法實施的系統架構,實施過程無懈可擊的IT項目得不到用戶認可,IT項目上線后帶來沉重的運維負擔等,諸如此類的問題層出不窮。

沒有實現用戶期待的產品或服務,說明IT建設在實施的過程中存在浪費的現象。同樣,用戶沒有使用所期待的產品或服務來實現業務收益的最大化,也是一種投資的浪費。

精益IT是筆者基于豐田汽車(中國)多年的工作經歷和對“豐田生產方式”(以下簡稱,TPS)的深入理解,再結合實際工作,形成的一套在IT行業應用TPS的管理思想和方法。精益IT貫穿于IT建設的每個階段,從IT戰略和規劃,到IT實施和運維,直到IT評價和優化。精益IT可以找到IT投資和IT收益的最佳組合,將IT建設所帶來的收益最大化,而不僅僅是將IT投資控制在最小化。

在IT建設的整個過程中,精益IT能夠保持IT戰略和企業戰略高度一致,同時IT建設的各個環節也都和IT戰略保持一致,保證整個流程最后的結果始終與總體目標一致。
參考TPS,并結合IT建設的基本特點,可以整理出如圖1的精益IT基本模型。


圖1 精益IT模型

圖1中,IT建設的不同階段都有一系列的工具和方法論來支持實現精益IT。通過在每個階段采用各種方法論和工具不斷實踐精益IT,達到最終實現理想IT的目標。
精益IT的獨創性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擴展性:由于精益IT涵蓋了IT建設的各個階段,每個階段內已有的和最新的研究成果方法論都可以按其優勢歸并到精益IT體系內,有助于精益IT的實現。

全面性:這是一種管理思想和體系,描述了各種方法論之間的關系。由于解決了IT建設各個要素之間的沖突和平衡,使得通盤考慮成為一種可能。

可理解:削減各個領域內的浪費,能夠實現目標和結果的高度統一,便于推廣和展開,形成組織的行動綱領。

可操作:在IT建設的每個階段內,可以通過實現精益IT的微循環,貫徹和實施精益IT,實現本階段的理想輸出。

精益IT的兩大支柱

精益IT通過兩大支柱,即按需實施和即時監控來保證:IT整體建設過程中(從IT戰略到IT優化)按需平穩而有序地實施,保證建設成果符合戰略規劃;一旦發現過程中存在任何問題,及時采取調整策略,使建設過程回到正常軌道。

按需實施
要想實現按需實施,就必須在IT建設的每個環節,進行三個方面的觀察。

“向上看”:本環節要做的工作是不是上一個環節所提供的?

“向下看”:看看本環節所作的工作是不是以下環節所需要的?這就需要首先根據本環節工作內容進行后續環節工作的估算,然后再進行判斷是否合理。

“向周圍看”:企業內外,IT內外,有沒有客觀環境和條件的變化,使得現在的工作仍有意義?

通過這三方面觀察,使得IT建設始終保持在對于企業來講不多不少剛剛好的力度。

按需實施的目標應如圖2所示:


圖2 按需實施

即時監控

精益IT的另外一個重要支柱是即時監控, 確保錯誤絕不帶到下一個環節中。在問題發生后必須進行及時調整。如實施階段費用超預算,進度超期,運維階段系統功能閑置等,一旦出現這些情況就需要及時、快速地進行調整(如圖3):




圖3 監控與調整

在IT建設過程中,發生問題之后可按下面方法進行補救和調整:

發生問題,必須馬上叫停,確認嘗試進行補救措施;

如果無法補救,需要及時對前后所有工序進行審視,并重新進行調整;
重新平衡并再次應用精益IT。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