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國華融資產管理公司信息化領導小組秘書長 艾軍 / 日期:2011-08-08
云計算是新一代信息化生產方式,這種生產方式所孕育的社會能量,猶如工業革命將激發新的社會生產格局與生活方式。
我們都知道,工業革命從運用機械動力發展到機械加工替代手工制作,形成了高效率的社會化生產格局,推動了市場交換的快速發展,沖潰了小農經濟,聚集了龐大的產業工人群體。創造了巨大的社會財富,造就了資本主義。深刻地推進了農業社會轉向工業社會,形成了工業資產階級和工業無產階級,造就了深刻的社會關系變化。從生產的角度來看,工業革命的基礎是制作產品化與社會分工。產品化的基礎是產品的標準化,由此實現了產品的可互換和易模仿,從而推動了產業的發展,不斷豐富和完善了社會化的產業格局,創造了前所未有的生產效率,支撐了工業化的快速發展。
類比來看,計算機的出現猶如蒸汽機的誕生。
互聯網的發展,猶如制造業社會分工格局新的開端。互聯網就像鏈接各層級產品最有效的鏈條,越來越增強了制造業的分工體系和產品的生產效率。
簡單回顧互聯網對社會的貢獻:
1、更廣泛地推動了市場交換的范圍擴大與效率提高。
2、推動了用軟件處理相關事務能力多樣性與有效性的發展。
3、推動了“永遠在線”新的生活、生產方式出現。
云計算是在互聯網應用基礎上,強化基礎設施的專業化社會化形態,推動計算機事務處理應用軟件產品的標準化與產品組合的模塊化,逐漸形成多層級的社會化產品生產格局,豐富產品的門類、形態與功能。最突出的特征將是高效率高可靠的事務處理能力與專業化社會化服務體系,云計算將為物聯網應用提供有效的載體,是社會信息化發展新的里程碑。
可以說云計算在互聯網基礎上,極大地展示出了用軟件處理相關事務范圍、能力和不斷提高的機會。這將會打破支持計算機事務處理產品的生產格局,將會及大地推動計算機事務處理產品標準化,豐富產品的構成,為使用者提供多樣性的選擇機會。與此同時,將推動一種新的生產與消費模式的發展。
就目前國內企業運用信息化技術成功的范例而言,當屬銀行業。銀行業信息化過程實質上是完成了金融服務產品化的過程,并且在不斷地完成產品升級換代,充實服務產品門類,同時健全了生產管理體系(信貸管理、風險管理、客戶管理、商務智能應用…)。由此及大地提高了銀行服務生產效率,在資本充足的前提下,創造出了高額的生產價值。
與制造業相比較,以產業化程度較為成熟的計算機制造業為例。計算機實際上是不同標準化產品與個性化產品的組合,不同品牌計算機的差異只是他們個性化的部分,只占全部產品的很小比例。產品的通用性與訂單采購促成了計算機成品生產的高效率,同時也造就了產業化的生產格局。
然而截至目前,絕大部分的事務處理軟件中標準化部分與個性化部分的比例與制造業產品相反,即便是套裝軟件進行了客戶化的二次開發后,產品的差異化比比皆是。造成產品維護更新的難度加大。同時,應用一旦投產,用戶的可選擇機會就降低了。計算機事務處理應用相當于制造業的生產線,不能保證生產線的有效、完善、更新與升級,發展所需要的生產效率就沒有保障。
同理,軟件的生命力在于不斷地更新。差異化過多,更新的完成率自然就降下來了。對于使用者而言,在于能有更多和更方便的選擇機會。使用者選擇的機會多了,參與選的也就多了,同時被選擇的機會也就多了。
從互聯網發展的形態上來看,云計算會是一個非常龐大的體系。僅從基礎的處理能力、存儲能力、防護能力和容災能力而言,社會所需要的規模將會是十分巨大的。云計算要達到為社會提供按需選用產品的能力,仍然有很多的技術、管理和保障環節有待研究發展,需要付出艱辛的努力。
同時,云計算自身應當是一個良好的生態環境,能力、安全、信譽,以及提供用戶可選擇性的意識是基本要素。云計算的社會化屬性也將預示“自營”軟件模式將逐步開始退出。也如同很多專家們預示,計算機應用支持行業面臨洗牌的時機。
云計算的出現提供了解決上述問題的機會,可以說云計算的發展將預示著:
1、推動信息化產業格局的社會化進程。
2、推進事務處理軟件產品的生產、運行和轉化,進而推動社會產業化格局的發展,改變事務處理軟件產品的生產與供應方式。
3、使互聯網+物聯網所支持的事務處理推進到更全面的發展階段。進而使“永遠在線”的生活、生產方式更生動地走進人類社會,去激發新的生活、生產關系。
云計算符合事物的普遍發展規律,將從初級階段逐步走向成熟。初級階段云計算對企業、政府、社會團體組織的服務,將從提供處理能力、存儲能力、防護能力與容災能力社會化供應開始,形成有效的商業模式。同時,研究、開發適應云計算環境的軟件產品,逐漸形成產業化的生產格局。進而推動社會的生產效率和事務處理能力提高,創造更大的社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