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黃鑫|文 / 日期:2011-06-13
我們國家銀行體系非常豐富,既有大型銀行,也有中型股份制銀行,還有城市商業銀行、農村商業銀行甚至是農村信用社。不管是大型銀行、中型銀行還是小型銀行,所做的業務基本上都是同質同類的業務。這和國外的金融體系有所不同,國外的體系專業化的分工很多、很細,大銀行做大銀行的業務,小銀行做小銀行的業務,甚至細分到面向社區、面向零售客戶,專有銀行在國外的體系是非常豐富的。
我國的銀行,基本上還是大而全、小而全的銀行,這種業務特性決定了銀行整個信息化戰略的總體規劃,既然有這些業務,所有信息化系統的建設,中小銀行和大銀行一點都沒有區別。大銀行有自己的客戶管理系統、信貸管理系統、風險管理系統、CRM系統,小銀行也有這些系統。
銀行面對的是客戶,能否為最終客戶提供高品質的金融產品服務,未來銀行一旦進入市場,存款利率市場化之后,這是銀行所面臨的必須解決的任務。這幾年中國也在探索這些中小銀行怎么辦,中小銀行對于信息化的投入以及所具備的信息科技人員的數量以及結構,對于支撐這么龐大的一個信息化系統的建設現在體現出來的問題是越來越多。每家中小銀行現在都在尋求一種新的模式和建立這種模式。山東省城市商業銀行IT共享服務中心的模式,也是中小銀行在改革和發展過程中探索出的一種新思路。
今年是“十二五”開局之年,“十二五”對銀行業的信息化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十二五”期間,銀行作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的行業,可以預見未來它的發展將會以更快的速度進行。在這同時,信息系統伴隨著銀行業務的發展,也會達到一種前所未有的發展。業務越發展,業務的要求越高,對客戶服務的要求越高,對信息系統的要求就越高,信息系統的數量和復雜程度也越來越高。
在“十二五”期間,整個中小銀行信息化建設面臨著很多機遇,一方面大量新技術的推出,包括云計算技術,伴隨著銀行業務發展的需求,對中小銀行的信息化建設是一個難得的機遇,但是同時面臨的挑戰更多——系統數量越來越多,復雜程度越來越高,中小銀行信息化投入和IT人員的數量由于規模限制,很難達到一種高水平的投入,同時國家國民經濟的支柱性的行業,它的安全要求比其他行業更重。
中小銀行經過近10年信息化建設,作為銀行一個最重要的系統——客戶管理系統的建設,中小銀行基本上四到五年就要更新換代,而且是徹頭徹尾的換代。這其中的原因,一方面是業務發展得很快,新業務發展要求信息系統對業務的支撐能力更強,隨需應變業務需求的支撐能力直接決定了信息化程度,現在中小銀行對信息系統的建設感覺是越來越累。
另外,在銀行這個行業,外包非常流行,現在這個時代也是逐步走向外包的時代。有一些銀行是為客戶提供服務的,利用資金獲取利潤。對于信息化建設來說,大銀行每年有幾十億的科技投入,可以自建系統。但是中小銀行幾千萬就是一個非常大的投入。在這種情形之下自建很難走。大家現在也在積極探索外包服務,中小銀行為了開發和測試、運營,甚至是人力方面都做了很多大膽的外包嘗試。
這幾年,數據中心建設、銀行兩地三中心同城災備和異地災備的模式大家也在探索。由專業公司建立高標準、高檔次的數據中心,為中小銀行提供數據中心異地災備中心的支持。這種層面上,大家共享的是一個數據中心的基礎設施,包括場地、電力、空調,甚至運營人員,再高一個層次,像主機、存儲甚至是網絡的資源。
應用怎么辦?應用是支撐銀行業務快速發展,提升客戶服務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A設施、系統平臺都是為支撐應用而服務的,能不能大膽探索一下應用,對應用進行共享?每家中小銀行不建自己的系統,通過一個專業化的機構來共同打造一套系統,為這些中小銀行提供應用級的共享服務,這是山東省城市商業銀行合作聯盟這種服務模式的一種體現。
山東省城市商業銀行合作聯盟(以下簡稱“山東城商行聯盟”)是在2008年9月17日經過銀監會批準的,專門為中小銀行提供IT支持服務的共享服務模式的非銀行機構,我們所有提供的服務和公司的運營是在中國銀監會的監管體系之下進行的。公司成立時,更多的是從為了滿足共享服務業務的條件出發考慮,而沒有更多的探討用哪種技術方案。我們基本上都是這種隨需應變的業務發展對多家銀行的支持來選擇什么樣的技術支撐。在接近三年的運行中,我們也遇到了很多問題,包括基礎設施如何管理,系統平臺、應用軟件如何架構。通過這三年的摸索以及云計算技術逐步形成,我們在這個共享中心做了大量云計算的應用,把技術平臺和應用過渡到云計算平臺。
為什么說云計算非常適合這種共享模式?共享中心需要共享什么?技術層面毋庸置疑是應用系統,業務層面因為是多家銀行在一個共享中心,很多信息的數據、產品的信息、服務的東西都可以實現共享。共享服務核心的內容包括資源整合和提供按需服務,保障中小銀行業務穩健和快速發展,能夠獲得媲美于大型銀行或中型銀行整個信息化的平臺,包括基礎設施系統平臺以及應用軟件。
這種共享中心用拼車原理可以做一個很好的解釋,:上班族可能買不起奧迪,但是想坐奧迪上班怎么辦?大家可以拼車,把整體的費用降低,以自己的收入能夠滿足這方面的要求。同樣共享服務中心的模式大家拼的是基礎設施,拼的是平臺,拼的是應用。通過這種共享中心的模式來支撐中小銀行能夠獲得與大、中型銀行相媲美的一套信息化戰略架構。
這三年走下來,銀行今天也感覺到共享服務是云計算平臺最佳的實踐。通過云計算平臺里的核心,把資源虛擬化,把一些資源系統平臺服務標準化,把這些資源通過自動化的方式,通過一個管理平臺管理起來,提供云端服務,這種服務通過SaaS、PaaS、LaaS的模式,為客戶提供商業性的服務價值,最終這些中小銀行所獲得的是一個低成本和優化的業務能力。
我們的股東都是銀行,而銀行也是我們的客戶,我們是在銀行體系里真正實踐這種共享服務中心的,是目前國內經過銀監會批準的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機構。從云計算的角度來講,目前我們構建的還是一種私有云平臺。在SaaS上的體現,我們構建了銀行的核心,另外網上銀行系統我們也建立起來了基于PaaS的服務。我們公司現在的研發測試環境加上PC服務器有上百臺機器。但是在日常研發測試過程當中仍然感覺不好用,2009年時核心建立起來了,銀行還有很多其他類的系統,包括渠道類的系統、管理類的系統。
銀行每建一個系統,它自己要上一些管理類的系統和渠道類的系統都需要核心支持和智能幫助。因為銀行系統是完全以核心為中心的一個互相交互的系統,所以在研發測試過程當中要面臨大量對環境、系統平臺使用的需求,在傳統模式下,我們搭建了一個研發和測試平臺,往往需要幾天的時間,投入大量人力,最后應用搭起來還要對數據進行恢復,對于其中一些技術的參數和業務的參數如何設置,這過程投入了大量人力和物力,仍然會發現很多問題。
基于這一點,去年開始我們研發測試也基于云計算和虛擬化的方式,把資源集中整合起來虛擬化,提高了資源使用效率。另外對環境、系統平臺的需求,也可以根據客戶的需要和研發測試的需要快速部署,大大縮短了部署的時間,提高了部署的效率。
我們這種機構因為是對多家中小銀行提供服務,一個系統如何為多家銀行提供支撐服務?雖然銀行傳統的存款、貸款的中間業務大同小異,但是有些新產品和新業務還是有些差異的。必須要面對的問題就是多銀行如何去支持,包括不同層面上,基礎設施、數據、核算、產品、交易、定價、服務和客戶層面來支撐這種多銀行的服務。同時這種共享中心,系統集中了,數據集中了,對于它的安全性和性能的要求就更加高。
從商業應用的角度來說,為中小銀行和中小企業提供基于SaaS、PaaS和LaaS的服務,首先要具有多法人實體的特征。通過這種共享中心服務的模式,一方面體現了單體法人信息化水平的提高,使大家能夠在一個較高的信息化平臺上發展業務。同時,要在基于私有云的共享服務平臺上挖掘各家聯合的價值。
舉個例子,大家可能都有自己的銀行卡和存折,現在有了銀聯,卡在各個行的ATM上都可以提款,但是到柜面上,光大銀行的存折為什么只能到光大銀行的網點上去取錢,而不能到民生銀行去?。窟@就是后臺系統無法支持。既然這種模式支撐的是多家銀行,如何發揮業務的聯合,去共享很多的東西?
SaaS服務的客戶多法人實體的特性,加上現在缺乏行業標準,造成一個問題,即基于SaaS共享的服務必須要解決各法人實體的差異化。行業標準的定制以及行業標準的統一是SaaS服務發展的基石,越統一的東西,系統越簡單,而且運行得越穩定、越高效。但是目前這個階段,這種差異化的東西還必須要體現。
SaaS服務把原來的系統從各家銀行搬到了SaaS的服務提供商,從業務角度來說,既然選擇了一種新的模式,首先要滿足業務的需要,及時的響應隨需應變的業務需要,比自建系統對SaaS服務供應商的要求會更高。這就要求SaaS服務供應商不但被動的去響應客戶、銀行的需求,還要在這個行業業務的條件下,走在各個銀行的前面,引領業務需求。
從風險的角度來說,SaaS模式集中了系統、數據,但也伴隨著風險的集中。如何能夠有效的控制風險,是SaaS模式在關鍵性行業應用當中非常重要的一點。這種模式需要加入銀行的數量越來越多,形成規模性效應,成本就下來了。我們目前建立各種應用云的重點在網上銀行,在其他方面,這種應用模式對銀行來說也是非常有意義的。
(本文作者為山東省城市商業銀行合作聯盟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本文由ITValue韓洋根據其在第三屆云計算大會“云計算與信息化創新”分論壇的演講整理而成,未經本人確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