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Value社區

明基趙素娟:變革時代下的IT思維

作者:ITValue 吳以四|文 / 日期:2011-04-11

同樣的新技術,在不同的公司不同的思維的主導下,往往會被包裝成不同的產品。即便是同樣的產品,在不同的經營模式下,可能會瞬間成就一家公司,也可能會瞬間讓一家公司潦倒離散。為什么會有這樣的狀況?

技術是硬的,放在那里,不會改變,但是如果在這些硬的技術上面,加上我們的創新、經驗、能力和思維等軟的力量,這些硬的技術就會產生不同的價值。IT也是如此。同樣的一個互聯網技術,如果用最早期的思維看待,可能是能用來收發email,但是我們不斷在這個硬的互聯網技術之上加入不同的思維,出現了各種絢爛繽紛的互聯網應用,直至現在我們在互聯網的技術構架下,發展出了云計算。其實在此過程,互聯網技術一直沒有太大變化,我們注入不同的思維,就產生了不同的應用和價值。

一項新的技術出現了,CIO究竟該不該立刻采用了。明基友達集團資訊長趙素娟看來,其實衡量的標準也很簡單:這項新技術究竟能否為企業帶來有價值的變化?是節約成本,還是提升效率,必須權衡清楚。

“這也是我一直以來貫徹的信條:業務表現是衡量IT價值的唯一詞匯。”趙素娟說。而趙素娟的這個信條,也恰好解釋了困擾很多IT人的一個問題,即IT在企業里究竟扮演什么樣的角色,IT對企業的價值是什么?IT的價值從來都不是IT本身,而是IT究竟在改變什么,創造了什么價值。IT作用于業務之后產生的效果,才是IT真正的價值。

因此,IT必須緊跟公司的業務重點,才能產生最大的價值。當公司在迅速擴充規模的階段,提高業務效率可能是IT最大的價值,因為公司的業務對效率提升的要求最為迫切;如果公司在全球化布局,CIO就應該琢磨如何用IT幫助公司走向世界的過程既快速又穩妥,幫助公司很好地管控全球的業務,這就是在這個階段IT最大的價值。

“CIO必須要知道,IT從來都不是獨立于業務而單獨存在的,IT部門也絕對不是一個完全靠技術生存的部門。”趙素娟說,“現在云計算是熱門,如果CIO想在公司內部推廣云計算,并說服老板支持,但是CIO并不知道云計算引入之后對現有的公司業務產生什么效果,那么CIO就是失職的,沒有把該做的工作做好。”

CIO千萬不要技術掛帥,更不要把自己封閉在IT的圈子里。IT其實是與業務非常密切相關的,CIO必須了解公司戰略,知道當前公司的戰略重點在哪,進而用IT幫助公司達成戰略目標。很多技術背景的CIO往往更喜歡鉆研技術,因為技術世界很美好,沒有公司政治的紛紛擾擾。在趙素娟看來,實際上,技術烏托邦從來不是CIO的樂土,CIO一旦陷入技術思維,就會離業務越來越遠,最終背離了IT真正的價值。

IT技術看起來呆板枯燥,趙素娟卻認為應該用藝術家的思維重新解構IT,CIO事實上是一個藝術家,企業的運營模式和流程就是爵士樂的樂譜,員工是樂手,科技是樂器,在CIO這位藝術家的指揮下,譜出動聽的樂曲。為什么CIO才是這場爵士音樂會的指揮家呢,因為CIO運用科技,保證樂手按照樂譜的規定演奏,并且在演奏過程中CIO還可以根據聽眾的反饋進行即興表演,即創新。這就如在企業中,運營模式和流程是死的,員工按照流程按部就班地工作,CIO可以運用IT對運營模式和流程進行即興創新,打破這種按部就班,讓企業更具活力和效率。

CIO的職業使命決定了CIO注定要和變革攜手同行。不管你信與不信,變化都在發生,今天是昨天變化的結果,但是變革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一定是循序漸進的過程。“新與舊會同時存在一段時間,我們現在就處于新舊并存的IT變革的叉道口。”趙素娟說。不管是云計算,還是平板電腦,太多的變化發生在當下,這些變革都會最終傳導到公司運營模式和流程的變化,但是,技術是硬的,究竟這些新技術會對運營模式和流程產生什么也的變化,最終還是要取決于CIO和企業用什么樣的思維去看待它們。

(本文內容根據明基集團CIO趙素娟的演講整理而成,未經本人確認)

延伸閱讀

推薦閱讀

共有15位社區會員對該文章有貢獻:

  • 劉湘明 《商業價值》雜志出版人、ITValue發起理事
  • 許明  廈門建發集團信息化總監
  • 鄧樹洪 如家酒店集團助理副總裁
  • 杜建成 江蘇道吉面料有限公司IT總監
  • 阮闖
  • 陳亮
  • 周華勝
  • 翁志健
  • 陳罡
  • 茅曉棟 杭州柏年光電標飾有限公司 資訊總監
  • 孫建光
  • 李毅強
  • 黃山
  • 任璟
  • 李衛國

該知識文章由以下社區討論提煉而成:

ITValue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