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ITValue 吳以四| 文 / 日期:2010-09-13
很多CIO經常會抱怨得不到CEO足夠的信任,信息化開展起來阻力重重。那么,CIO究竟該如何獲得CEO的信任呢?中山大學信息經濟與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謝康教授對這個課題展開了研究。
在謝康看來,信任關系的建立,實際上是一種良性互動。CEO因為信任CIO,會給予CIO更多的資源和支持,包括企業的IT應用動員、相關制度配套建設等。在獲得這些信任和支持之后,CIO的工作會更加順暢,進而將這些支持最終轉化為企業IT應用水平的提升,和IT商業價值的實現。
CEO信任的來源
在謝康教授看來,CEO對CIO的信任來源,主要有兩類:一是源于工作,CIO的工作責任心強或者工作能力強,會博得CEO的好感,進而增加CEO對CIO的信任;二是源于共識,CIO頻繁與CEO分享管理信息、坦誠直率給予建議或者有共同的工作目標,也會加深CEO對CIO的信任。
除此之外,CEO對CIO的信任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CEO對IT的認識程度。謝康教授的研究團隊調查了240多家企業,發現46%的CEO認為IT是提供戰略支持的工具,認為是戰略核心和業務支持的CEO各占19%,剩下的16%的CEO選擇了功能應用。CEO對IT的認識程度越深,對IT潛在的商業價值看得越清楚,就越有可能給予CIO更多信任。
那么,CEO對CIO的支持又表現在哪些地方呢?一般來看,也可以分為兩類。
一類叫關系型支持,在這種支持模式下,CEO愿意與CIO主動分享經驗、交流感情、宣傳IT價值,雖然CEO對CIO的工作“要人給人,要錢給錢”,但是CEO很少參加具體IT的會議,也不會過問具體的信息化細節。關系型支持,更多是基于個人情感的口號式支持,CEO并未真正理解IT的商業價值。
另一類叫制度型支持,在這種支持模式下CEO會主動參與IT應用資源配置、參與制度環境建設,如CEO簽訂IT項目相關人員獎懲的績效考核標準,對IT項目階段報告的例會制度等。
CIO如何獲取信任
謝康認為,關系型支持并不能產生直接的IT應用效果,只有當關系型支持轉變為制度型支持之后,才會產生實實在在的IT應用效果。而CEO對CIO的信任程度,對關系型支持影響最大,對制度型支持的影響很小。
“因此,只有實現CEO制度型參與,CEO的信任才能提升IT應用水平。”謝康說,“一旦CEO的關系型參與不能有效轉化為CEO的制度型參與,CEO對CIO的信任就不能發揮實質性作用。”
因此,獲取CEO的信任,并將這種信任轉化為CEO對IT的制度型支持和參與,將是CIO走向成功的前提。在謝康看來,CIO要獲取CEO信任,除了縮小CEO與CIO對IT認識的差距之外,還有一些途徑:
第一,揣摩企業需求。CIO要具備整體IT規劃能力,在充分了解企業業務需求、競爭態勢和核心業務流程之后,提出有效的信息服務方案并落實實施,進而利用信息服務方案優化、簡化流程。
第二,猜CEO心思。CIO要經常向CEO溝通信息化手段能為企業創造的價值,以及行業先進技術對企業帶來的影響,并利用IT手段提供CEO需要的數據和報表。CIO還必須有戰略思維,針對企業存在的困境和難題提出有效解決方案。
第三,成為CEO的伙伴。CIO要經常與CEO進行非正式業務交流,或者就某一些共同的個人愛好溝通個人感情。并適時展現個人形象和魅力,在企業上下形成贊許口碑。除此之外,CIO還要注重積累信息化項目的成功歷史,與CEO溝通成功經驗,進而獲得CEO領導團隊成員,如業務部門領導、企業高管層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