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ITValue / 日期:2013-11-29
商業價值雜志總經理萬寧:
在今天的信息化社會里,信息數據正在成為繼資本資源、生產資料資源和人力資源后,企業可利用的的第四資源,用IT改變企業的未來,互聯網成為一個重要路徑。
中國電子學會秘書長、全國政協委員徐曉蘭:
中國經濟將迎來更大范圍和更深刻的一輪改革,中國經濟升級版概念的提出預示著一個屬于中國黃金時代的開啟。以信息化為主要特征的第三次工業革命的到來、互聯網的興起和演進,都在推動全球經濟的轉型升級。企業信息化如何在新一代信息技術和互聯網的環境中謀求創新,決定著企業轉型升級的成敗。
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化推進司王建偉處長:
我國工業正處于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國際產業競爭日趨激烈,核心競爭力不足,資源環境約束強化,要素成本上升矛盾日益突出,全球新一輪新技術革命和產業分工調整對我國工業發展既有挑戰也有機遇。
微軟全球資深副總裁兼微軟中國研發集團總裁張亞勤:
中國很重要一個方面的創新在于市場的規模,光棍節促銷規模超過350億人民幣,這種創新是在別的國家看不到的,大量交易背后用戶產生大量數據,這種創新不可忽略。
VMware大中華區總裁宋家瑜:
對于首席信息官或企業決策者來說,最重要的事情是要了解:第一,企業現況到底需要不需要改變?第二,如果需要改變,要理解市場為新趨勢、新變革或創新提供了哪些選擇。
京東集團首席營銷官藍燁:
京東以自營B2C為主,在采購管理和運營過程中,高度依賴于技術,依靠系統數據分析自動實現。建立關于銷售預測的模型,通過數據分析,分析客戶購買行為,把這些預測結果跟供應鏈協同,降低庫存,推動廠商按需生產,實現利益最大化。
360公司副總裁、安全專家石曉虹:
在互聯網日益嚴酷的競爭環境中,360要想生存和進一步發展,其中一點是通過免費的安全打造互聯網基礎服務,這是360的起點,在互聯網上。免費是互聯網很本質的一種精神,對于一個行業來說,當用戶規模不斷擴大,邊際成本接近于零的時候,服務可以實現免費,
英特爾數據中心軟件部中國區CTO苗凱翔:
大數據可分為三類:第一類,增加公司運營效率乃至政府管理和整個城市的效率。二是用戶行為相關數據,如朋友圈、位置信息等。第三類,安全和風險管理。企業要通過更快速、更高效的存儲、I/O和網絡架構加大大數據分析。
麥思博(北京)軟件技術有限公司CEO、全球軟件案例研究峰會組委會秘書長劉付強:
技術力量從過去的后臺走向前臺,逐漸成為人們生活的重要力量來源,形成了我們重要的決定。很多我們難以想象的企業也成立了自己的研發中心、技術中心,甚至成為了該公司的核心競爭力。IT引領創新已經成為很多企業的宗旨,技術已經成為一種基因,一種看不見的理念、一種流程乃至商業模式的核心。
阿里巴巴集團首席技術官王堅:
技術跟商業什么關系呢?很難講誰推動誰,就像火車頭跟鐵軌一樣,鐵軌修不到,車頭就跑不到。這就像硬幣的兩面,我們最不能錯過的是抓住技術發展的機會,否則沒有技術的時候才意識到技術是多么重要。
騰訊云總經理陳磊:
傳統企業進入互聯網破解的第一個難題就是分發,這需要非常強大的系統,達到三個較高的要求:海量、精準、實時。海量,采集客戶行為,反饋系統并支撐決策。精準,找到有價值的數據快速迭代。實時,把一天變成一個小時;把數據延遲變成分鐘級的再變成秒級,整體效率不斷提升。
香港鐵路公司信息科技主管孫耀達:
港鐵每天會碰到不同的挑戰:怎么把我們的服務做到更好、更貼近、更有價值?如何把云計算、移動軟件、大數據、社交這些創新的科技引進我們公司?港鐵有很多不同業務,在IT部門,IT人員和用戶和同事溝通時,一定要懂得他們的業務,
廣發銀行首席信息官王兵:
廣發的戰略發展需要互聯網金融,我們看互聯網平臺價值,從核心優勢來講,分別是平臺扶植力度、市場控制力、產品能力、技術支持能力。在運營能力方面,我們要考慮服務穩定性、接入速度、平臺基礎設施、價值鏈協調能力、資源開放度。通過互聯網化、客戶中心化、移動化,可以由傳統的銀行逐步向互聯網金融企業過渡。
1號店副總裁兼CTO韓軍:
1號店有一個概念“是軟件定義商務”,要將規則沉淀到系統中。人是容易出問題的,不能保證100%的準確,我們設計系統時候,把所有商業規則都盡量做到系統里,減少人的判斷,這成了1號店系統體系最初的出發點。商業規則一定抽象沉淀,業務流程制度,系統化。用數據驗證商業規則的正確性,優化商業規則,然后進行流程制度的固化。